11月3日下午,长安大学双创大讲堂(第36讲)在北校区师生服务大厅二层第二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地测学院共同主办,以“青藏高原冻土公路监测创新应用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特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信息感知与病害诊治中心副总工、高级工程师李震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地测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及校内其他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李震系统阐述了全球冻土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生态、气候和工程建设的深远影响,并指出我国青藏高原及西部高山地区近180万平方千米的高海拔冻土对公路工程建设与运维提出的重大挑战。他提到,中交集团及中交一公院通过三代人50年的技术积累,构建了“两廊三场”观测研究体系,为我国冻土公路工程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报告中,李震重点分享了冻土区公路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创新成果及新型传感器研发进展。他通过青藏公路、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等实际工程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极端冻融环境下全要素精准观测,从而精准诊断公路病害、提升工程稳定性。他强调,推动冻土区公路病害诊治技术发展,需加强多学科融合与智能化手段应用,为未来高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互动环节,李震博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鼓励同学们将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通过赛事锻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审稿:李院春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