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验收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4作者:发展规划处、国际教育学院来源:发展规划处 字体: 设置

7月3日,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会同部国际合作司开展了长安大学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验收工作。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会长申少君、部人事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王英、部国际合作司发展合作处处长胡楠、部综合规划司综合运输规划处王宸昊、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龚巍巍、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刘颖、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副院长肖仲明作为验收评估工作组成员参会。部人事教育司(部党组巡视办)专职副主任于敏,教育培训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王学伟,教育培训处副处长贾燕滨参加会议,会议由于敏主持。


学校副校长裴建中代表学校对交通运输部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对试点任务总体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作了全面汇报。他指出,长安大学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立足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全力投入到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中,构建“来华”“在地”“引进”“海外”四类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1个“国际”+交通国家教学成果奖、2个国外交通教育机构(项目)、3个走出去办学实体、4类“国际”+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一批国际交通人才等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借助此次验收会的契机,学校将全面吸收指导单位及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将“点上突破”转化为“面上成效”,扩大试点效果和影响力。


于敏表示,长安大学具有悠久的留学生培养历史,学校在交通强国建设工作中政治站位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开展可持续的国际交通人才培养研究,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国际交通人才。希望学校能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内容,将成果经验进一步转化为制度机制,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品牌效应,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验收专家组对照试点任务要求,在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和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该试点在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中,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样本,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成果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研究内容全面完成,达到预期目标,同意该试点任务通过验收。


学校发展规划处、国际教育学院、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等试点相关单位参加会议。


会场


(审稿:郭云珠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