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在北京召开未来勘探系统研讨会暨寻宝大模型AI+找矿预测平台发布会,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有色、中国黄金、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多家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我校副校长范文参加并见证平台的发布,刘磊教授团队承担智能找矿预测模型研发任务参与完成平台建设,

“寻宝大模型·AI+找矿预测平台”旨在贯彻落实国资委“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地勘业务的综合优势和场景驱动作用,立足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首次在行业内提出并实施打造“未来勘探系统”战略。
“寻宝大模型·AI+找矿预测平台”深度融合数据标准化、知识建模与预测算法,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找矿技术体系。以知识图谱为支撑,在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多种深度学习框架优势基础上,创新性提出SSCNN深度学习架构,进行找矿靶区预测,并经野外验证,发现高概率预测区与实际矿化区高度吻合,展现出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潜力。
我校刘磊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遥感与地学大数据综合找矿相关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深地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项目20余项,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3)、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研究成果已在新疆西准、西天山、甘肃北山、巴基斯坦查盖地区、胡兹达尔-拉斯贝拉地区、阿富汗、塞拉利昂Tonklili铁矿等国内外20余个研究区应用,发现矿点、矿化点50余处,有效服务于西部艰苦地区找矿勘查及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供图:刘磊 审稿:黄喜峰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