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欢迎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指示精神,7月7日至8日,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国际学生赴安康市开展“品味陕南茶香·感受丝路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与沉浸式体验,让留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乡村振兴成果,领略陕南茶文化魅力,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

合影
活动首日,实践团前往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茶产业振兴乡村示范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留学生通过图文展览和5D数字展馆,系统了解该村在组织、生态、文化、人才、产业振兴等方面的成就,直观感受党建引领下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次日,留学生走进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全程体验采茶与制茶工艺。在茶园学习手工采茶技巧后,他们在制茶工坊参与杀青、揉捻、烘干等传统工序,见证鲜叶到成品茶的蜕变。来自尼日利亚的纪墨感慨:“指尖触碰茶叶的瞬间,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阳光下生长的力量,这种与自然的连接是在实验室里感受不到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尤萨夫则在揉捻环节深有体会:“每一片茶叶里都藏着时间的重量,这让我想起祖父常说的‘手艺是用掌心温度焐出来的’。”

留学生体验采茶文化
茶艺交流活动中,专业茶艺师身着传统服饰,展示温杯洁具、投茶注水、奉茶品茗等流程,留学生在品尝陕南名茶之余,亲手学习泡茶与奉茶礼仪,体悟“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也门留学生阿卡形容茶汤:“入口既有青草的苦涩,又有阳光的甘甜,就像中国文化给我的感觉——初尝复杂,回味悠长。”坦桑尼亚留学生海卡则对制茶细节感触颇深:“杀青时的锅温要精准到摄氏度,揉捻的圈数有固定讲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理解了中国为何能创造瓷器、丝绸这样的奇迹。”

茶艺交流活动
8日下午,实践团参观安康博物馆,探寻陕南文化与丝路文明的交融历史。唐代丝路贸易文物、明代马帮铜铃、清代茶叶商号账本等展品,结合全息投影技术还原的陕南茶商穿越秦岭远销西域的影像,让留学生直观感受到昔日丝路商贸的繁华。

参观安康博物馆
此次活动以茶文化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中国乡村振兴成效与传统文化底蕴。留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传统技艺传承,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有效增进了对中国道路的理解认同。
(审稿:吕卫东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