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国际学生对古丝绸之路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7月27日至8月1日,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6个国家的8名国际学生开展“丝路连接世界,同绘陕甘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自西安出发,经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最终抵达敦煌。行程中,学生们在兰州简牍博物馆见证两千年前丝路贸易的繁盛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于黄河畔感受文明源流;在武威文庙体悟儒家文化,于雷台汉墓赞叹“马踏飞燕”的青铜技艺;在张掖领略七彩丹霞自然奇观与绿洲生态智慧;在嘉峪关聆听红领巾小讲解员诠释长城代表的和平守望、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大地之子与汉武帝雕塑像感受古今艺术对话。
敦煌行程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伟专程与实践队汇合。张伟寄语学生,此行是大家用脚步丈量丝路千年文脉的深刻体验,感受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多样性,希望大家成为文明交流使者,将所见所闻带回自己的祖国,让家人、同胞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为促进民心相通贡献自己的力量。张伟与学生们共同考察了敦煌博物馆和世界遗产莫高窟,沉浸于千年艺术宝库,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开放包容。
此次重走丝路甘肃段之行,国际学生们全方位感知了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壮丽山河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当代价值。活动有效深化了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增进了中外情谊,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贡献力量。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文化实践平台,深耕“四进一路(进政府、进企业、进乡村、进革命旧址、重走丝绸之路)”国情教育模式,引导更多国际学生读懂中国、爱上中国,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

(审稿:吕卫东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