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长安大学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关实践砺青春・兵团精神筑担当”暑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日期:2025-08-08

作者:吴德林

来源:工程机械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边疆建设与兵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长安大学“边关实践砺青春・兵团精神筑担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五师双河市,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兵团精神寻访之旅。


历史为脉,追溯屯垦戍边奋斗足迹实践团队先后前往第八师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第五师双河市陈列馆、83团沙山军垦陈列馆,透过一件件承载岁月记忆的实物与史料,触摸屯垦戍边历史的温度,实践队员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深切体会到兵团精神穿越岁月的强大生命力。



文化为魂,传承兵团精神时代血脉实践队员来到艾青诗歌馆,认真研读了《年轻的城》等经典作品,参观了《绿洲上的诗行》专题展览,在字里行间感受艾青对兵团建设的深情记录与时代思考;走进86团蔡志新文化艺术展示馆,《博河奔涌》《兵团姑娘》等作品及特色邮戳,透着兵团人对土地的热爱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彰显着兵团精神在文化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在90团军垦家风馆、团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队员们通过实物、影像感受兵团家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家风传承,深刻理解到胡杨精神与兵团精神的内在关联。



戍边为责,体悟国土寸土不让的担当实践队深入边境哨所与警务站,在狂风与戈壁间,亲身感受戍边人熔铸于血脉的忠诚与坚守。81团塔拉夏沟哨所通往第五师双河市边防指挥中心的道路两侧,鲜花与向日葵织就花带,石头上的吉祥物和彩绘石上细腻勾勒的戍边故事,诠释着兵团人的坚守。在90团阿拉山口哨所,队员们沿着崎岖山路登上瞭望塔远眺边境线,亲身体验戍边人的坚守。89团小喀拉达坂边境警务站里,实践队员学习了上海支边女青年沈雅琴的故事,并参观戍边生活区,队员们明白了戍边不仅是守护国土,更是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担当。



发展为证,见证边疆振兴崭新篇章实践队来到83团天鑫鸵鸟养殖基地、园艺三连葡萄种植园,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探寻兵团响应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成果。在阿拉山口国门下,队员们了解到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作为亚欧经济与物流要塞,是新丝绸之路上的瀚海明珠,在“一带一路”中不可或缺。讲解员介绍了中欧班列运行情况及附近界碑知识,队员们远距离凝望界碑,深刻体会到“国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分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员们将以兵团人为榜样,将“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信念融入学业事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以青春担当时代使命,让兵团精神在新的时代坐标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审稿:雷剑  网络编辑:和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