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党代会】党员代表有话说(二)

日期:2025-05-22

作者:长安大学

来源: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5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长安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新时代新征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路径,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重点和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各单位党员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回顾总结成绩、明确奋斗目标、畅谈发展思路,切实推动贯彻落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与本单位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路学院院长 汪海年: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是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即将开启时召开的一次盛会,党委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五年来的发展成就,确立的“三六八一”规划详实明确地擘画了学校发展蓝图,具有时代性、建设性、引领性,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学院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对标“双一流”建设指标体系,锚定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目标,着眼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聚焦交通运输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大力培育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的新时代“交通”人才,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汽车学院党委书记 林贵宝: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学科建设实现新跨越、民生工作稳步协调推进,全体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持续增强。第五次党代会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明确了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既感使命光荣、又感重任在肩,我将锚定目标、实干笃行,深入贯彻落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上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带领全院师生党员着力推动“一融双高”,深化产学研用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程机械学院党委书记 高雁北: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系统梳理回顾了五年来学校在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目标和规划。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示范效应,党建引领,凝聚人心,实干担当,砥砺前行,努力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题,抢抓智能制造等时代机遇,为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机械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马飞:本次大会报告凝练经验、明确任务、指明方向,振奋人心。报告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也为高校定点帮扶工作锚定了方向。作为定点帮扶商南县的挂职干部,我深切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内涵。五年来,学校构建教育、科技、产业、消费帮扶“四轮”驱动帮扶体系,推进乡村振兴2.0版帮扶模式纵深发展,实施重点帮扶项目80余个,带动2000余户群众增收。连续四次荣获教育部考核“好”等次的背后,是“带土移植”高校资源与“落地生根”本土需求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长大担当。新征程上,我们将以此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深化“党建+乡村振兴帮扶”模式,在数字乡村、产业发展等领域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帮扶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贺炳彦: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国教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阶段,学校事业发展站在新起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五年来,电控学院坚持学科引领战略,积极布局国家发展急需专业方向,获国家科级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增设“集成电路工程”与“人工智能”2个专硕招生领域;获批机器人本科专业;获批车路融合感知与智能控制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名教师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第五次党代会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带领全院师生从强化政治引领、学习领会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陈俊鹏: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信息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学科建设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标志性成果;中法合作人工智能本科项目落地生根,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三六八一”战略规划,擘画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站位高远、目标清晰、操作性强、振奋人心,必将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信息工程学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党建引领,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创新突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国家战略,凝练科研方向,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将以“党建红”引领“信息蓝”,以“规矩严”保障“发展稳”,为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副院长 申艳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思政教育体系品牌效应日益突出、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实现倍增、自主培养的彭建兵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获批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地测学院分管学科建设的副院长,我深切感受到党委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学科交叉融合行动计划(2035计划)”的前瞻布局恰逢其时。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响应“2035计划”,推动传统学科方向“腾笼换鸟”,探索“地质+新业态X”的发展路径,现已布局生态地质与修复、智能感知等新兴交叉方向;进一步强化“学科—产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依托“秦创原”创新平台的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质变跃升。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 黄喜峰:党代会报告系统总结了我校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提出学校在赓续历史中蓄势谋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现了深刻把握新时代使命、踔厉奋发立潮头的历史担当,旗帜鲜明、催人奋进,为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强国建设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蓝图已绘,奋斗其时。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作用,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高速度发展,为人才强校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邢国华: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建工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博士点建设、科研经费到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现了新突破。第五次党代会“两委”工作报告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既全面总结了学校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又为未来擘画了清晰的蓝图。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内生动力,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着力强化学科特色、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国家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建工力量。


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张骞文: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学科与科研、产教融合、党建引领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全面深刻回答了“强国建设,长安大学人何为”这一时代命题,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目标定位清晰、改革举措务实,提出的“三六八一”规划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学院党委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学科交叉与平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思政引领、完善监督与治理机制,持续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战略中彰显学院担当。


建筑学院党委书记 贾侃:党委工作报告既为学校事业发展绘制了“路线图”,也为学院落实工作提供了“指南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建筑学院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获批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恢复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引进培育10余名高层次人才,学院实力再上新台阶,事业发展开拓新局面。建筑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引领广大师生向着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更多“建筑”力量,在服务国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战略中彰显担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王振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战略谋划顶层设计,塑强特色优势,深化内涵建设,发展成效显著。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党建+”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聚焦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博士点建设实现新突破,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3‰。第五次党代会是学校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契机,学院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团结带领广大师生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运输工程学院院长 葛颖恩:五年来,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内涵。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从先前的[101, 150]区间跃升到2024年的第36名。国际交流合作也日益活跃,学生出国联合培养已形成氛围,每年都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来校交流访问,组织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国际化建设成效日益凸显。我们欣慰地看到一批学者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主编和副主编;近年获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包括2项重点项目。此外,我校交通运输学科获批多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包括教育部“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


土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王刘华:土地工程学院将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王艳:长安大学第五次党代会擘画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部署了六大改革攻坚行动,提出了八大发展任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各学院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能电学院成立三年来,主动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努力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党建创新赋能科技创新、学科融合服务强国建设的发展格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向未来,能电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向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李小芹: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干成了一系列抓根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党代会上,党委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谋划发展思路清晰,为今后五年学校的建设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鼓舞了斗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本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扎实推进理论阐释工作向纵深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新起点、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马院力量。


人文学院院长 杜智民: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人文学院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各项事业发展不断进步。学院特色优势日益凸显,学科专业建设更加优化,教师创新大赛、教学成果奖、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获得突破;行政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新闻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科研能力提升,获批“行为科学与公共政策”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西部电影理论及创作研究陕西省重点基地;国家级基金项目持续增加,省级哲社奖成绩显著;Focus大学生电影节等品牌活动影响日益扩大。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学科内涵、平台建设和队伍提升,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布局有组织科研与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理学院院长 宋学力: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抢抓发展机遇,多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新增应用物理学专业;获批西安市结构损伤数字化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实现学院科研平台零的突破;获评省级人才1人,首次引进青年英才1人;入选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学院将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深化“党建+学科建设”融合模式,强化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对工科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筑牢学科根基、贡献理学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张永:第五次党代会的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学校未来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外国语学院党委将紧紧围绕会议提出的“三六八一”规划,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以“外语之为”答好“教育强国、长大何为”的时代考题。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增强组织功能。聚焦“三全育人”,探索“党建+学科团队”“党建+社会服务”等创新模式,完善党团工一体化推进机制,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二是锚定学科突破,服务发展大局。加快推动“新文科”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语言学科协同创新;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深化拓展国际合作,提升语言学科影响力。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培育语言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外语+行业特色”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推进教师海外研修和国际留学生招生工作,强化“数智化”教学创新,培育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体育部(系)主任 杭兰平: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体育系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工作体系,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突出,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升。体育部(系)明确学校体育工作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定位,紧扣“健康第一”理念,聚焦运动健康前沿,深化“大体育”育人格局,构建了“健康知识+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特色技能”的教学模式,以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激发师生运动活力,体育育人成效显著提升。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 赵亮: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四年获评“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机构”。党委工作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学校取得的可喜成绩和宝贵经验,精准锚定历史方位与使命担当,擘画了新时代长大发展的“三步走”战略蓝图,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催人奋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学院党总支将坚决扛牢管党治党、办学治院主体责任,推进“一融双高”,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思政有效途径,促进中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与创新,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推进合作办学深入开展,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TOP